觀察富豪榜上的每位超級富豪,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,「他們都了解商業,而且大多兼具企業家跟投資人兩個身分」。
一個市場投資人,如果不能了解商業市場脈動,那該如何掌握市場?
一個創業企業家,如果不知道怎麼投資,那該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?
日本首富孫正義,自己經營企業,懂投資,也懂企業收購,同為日本首富,Unique的創辦人柳井正,賣衣服賣成日本首富,同樣是賣衣服,為什麼人家就能賣成首富?自己經營企業,懂投資,也懂企業收購。
臺灣首富郭臺銘,自己經營企業,懂投資,也懂收購,因為都經營企業,也都了解商業跟投資,所以共通點都一樣。亞洲糖王郭鶴年,懂經營企業,懂投資,也懂收購。知識的落差造就了財富的落差,資本市場正好就是這麼一回事,但卻沒有多少人願意深究其中。
比爾蓋茲懂經營企業,懂投資,投了beyond meat順利上市,也懂收購。前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.艾格,年薪14億美元,懂投資也懂收購的專業經理人,身價遠超許多上市公司。
股神巴菲特呢?
巴菲特買下了紡織公司,然後轉變成經營投資組合的控股公司,難道就不是在經營企業嗎?所以巴菲特也經營企業,一樣懂投資也懂收購,但很遺憾亞洲媒體把巴菲特渲染成買賣股票的股神,而不是收購整併的專家,「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」。
併購需要在買方、賣方、雙方股東、市場、發展、機會、策略等非常多元的面向中取得平衡,並且讓彼此全體從中獲益,就算買賣不成還要維持彼此商譽跟友好,如此盤根錯節的種種因素,在商業市場上被稱為一種藝術。
巴菲特靠著被稱為藝術的商業技術,收購波克夏,然後收購了保險公司,一步步成為今天的波克夏。巴菲特沒有告訴人們他多會做併購,並藉此累積了驚人的資產,而媒體只告訴人們他多會買股票,所以走錯路的人們永遠不會成為巴菲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