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投資成功的道路上,有兩個影響成功的核心要素,假設您有一億資產,每年的配置報酬率10%就是一千萬年收入,每年的配置報酬率5%就是五百萬,每年五百萬對於99%的人來說已經可以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,但如果只有一千萬,每年10%只有一百萬,5%只有五十萬,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倍。
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找到放大本金的機會,我們的財富增長永遠會慢人家一步。
這個道理巴菲特從來沒有公開說,但巴菲特就是這麼做的,巴菲特26歲第一次創立合夥公司只出資100美元,相當於今天的三萬臺幣,但其他合夥人共出資十萬多美元,相當於今天的三千萬臺幣,這是巴菲特第一次開始合夥做投資,投資人出資的金額是巴菲特的一千多倍!
巴菲特在創造收入的過程中不斷的想辦法提高報酬率,但在本金到達一定規模後20%幾乎是一個天塹,哪怕是金融知識這麼普及的現代,也沒有多少人可以在10億本金的量體之上年年創造20%的收益,而巴菲特是頂尖的投資人,我們只是普通的投資人,能夠做到15~20%已經是非常好了。
也因此達到年化報酬率20%後巴菲特開始持續不斷的放大本金。
巴菲特年年都講保險浮存金,因為波克夏手中的現金幾乎都是靠浮存金來的,因為現代人人都買保險,因此波克夏光是賣保險手中的浮存金就增長到千億美元的等級,這是波克夏的投資本金來源,這也表示大多數人都把錢都拿去給保險公司賺錢了,這些現金可以讓巴菲特時常做出大象級的併購,而這些併購案可以為波克夏帶來更高的市值與現金流。
試想,一千億一年創造20%的投資報酬率是多驚人的數字。
我們都應該找到讓自己本金增長的方式,把一百萬變兩百萬很容易,一億要變兩億就很有挑戰了,富豪榜上的所有人幾乎都有一個特徵,他們都有優秀企業的持股,甚至本身就是優秀企業的創辦人,巴菲特做投資都做到公司上市,不正是放大本金的最好例子嗎?